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英皇欠下166亿巨债 旗下有谢霆锋容祖儿等众多艺人

日期:2025年07月10日 06:32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据南方日报

近日谢霆锋、容祖儿、李克勤、

古巨基、Twins等艺人

背后的老板杨受成遇到了大麻烦

他旗下的英皇国际

去年巨亏超40亿港元、166亿港元贷款已逾期

面对这场经营危机

82岁的杨受成将如何应对?

欠下巨款,割肉求生

前不久,英皇国际公布了2024—2025财年全年业绩公告,其中全年总收入达13.76亿港元,同比增长41.5%。但相较于上一财年,亏损由20.28亿港元增加到48.4亿港元,增幅高达138%。

根据审计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截至3月底,英皇国际账面显示有166亿港元银行借贷已逾期或违反相关条款,可能触发立即偿债要求,进而构成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疑问。

消息一出,英皇国际股价暴跌,英皇系个股也几乎全线大跌。

英皇集团表示,收入增加但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所投资地产的公允价值出现亏损,而且香港商业租赁以及写字楼市场的需求也持续低迷。

为应对危机,英皇国际正在与银行协商财务重组,计划出售部分地产,利用租金收入来筹集资金,同时强化现金流管理、削减运营成本,以改善资金流动性状况。

英皇亏损的伏笔可以追溯到几年前。

2022年底,英皇娱艺影院全面终止业务运营。该公司在上海等地经营有7家影院,因长期承受财务重压,且净负债高达1.8亿港元,最终申请破产清算。

在影院业务崩溃后,英皇国际却在2023年斥资近50亿港元,大举买入地产。2024年,英皇国际又以19亿港元买入了中环公寓,但其出租率不足40%,租金收入连贷款利息都覆盖不了。

面对债务压力,公司被迫“割肉求生”低价抛售大量地产:香港维港峰商铺从2.4亿港元降至9288万港元、广东道项目仅7980万港元就贱卖,伦敦牛津街的写字楼也以1.1亿英镑的腰斩价抛售。

然而,这并未救英皇于水火之中。

从钟表店发家

提起“英皇”二字,大众想到的要么是谢霆锋、容祖儿等巨星云集的英皇娱乐,要么是遍布一线城市高端商圈的英皇电影城。

然而这些耀眼的光环,不过是英皇集团庞大商业版图的冰山一角。

目前,英皇旗下共有七家公司已在港交所上市,分别是英皇钟表珠宝、英皇国际、英皇资本、英皇文化产业、英皇娱乐酒店、新传企划,以及欧化国际。

在众多业务中,英皇集团最早是靠经营钟表店起家的。

1943年,杨受成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祖籍广东潮州。父亲以修理钟表为生。

上世纪60年代,杨受成开始在父亲的钟表店里帮忙,并展现出商业头脑和社交天赋。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守店模式,而是主动出击,穿梭于码头、机场,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表行,还与导游、酒店服务员合作吸引客源。这一系列大胆创新的举措,让表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短时间内便赚到了100万港元。

1968年,在父亲的担保下,他贷款20万港元在香港核心区开了家钟表店,凭借对名表的专业理解,次年就拿下名表代理权,开出首间“英皇钟表珠宝”。这家小店成为他未来商业版图的起点。

1973年是关键的转折点。受郑裕彤、刘銮雄等好友的影响,杨受成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产领域。他将旗下的钟表珠宝业务与部分物业整合,以“好世界投资”之名上市,融资788万港元。

拿到资金的第一时间,他就从李嘉诚手中买下香港司徒拔道24号的优质地块,开发成独立屋后出售,净赚1000多万港元。

这波操作让他尝到了地产的甜头,也点燃了扩张的雄心。那是香港地产的黄金时代,杨受成信奉“有两块钱做十块钱生意”的杠杆哲学,频繁向银行举债拿地。

1983年香港爆发港元危机,过度投资地产的杨受成资不抵债,旗下地产项目和英皇钟表珠宝店被汇丰银行清盘接收,豪宅、游艇、金卡、名车也几乎全部被没收。他曾自嘲从汇丰总部走出时,身上只剩一只手表、一套衣服和一副眼镜。

但对地产的执念让他从未放弃。

几年后,杨受成通过投资黄金东山再起,1990年正式成立英皇国际集团,专注于物业投资与地产发展。如香港的罗素街、北京的长安街及伦敦的牛津街等均有英皇国际的物业投资与开发。

他曾在采访中直言:“自己最喜欢金融和地产业务,这也是未来英皇集团的发展目标。”

艺人能救场吗?

7月7日,歌手容祖儿被问到有否留意公司(英皇)财政状况消息?

她表示:“有,作为歌手的我,所知的事不多,作为普通市民,集团式遇到这情况是很普遍,相信他们会有方法处理,不会太影响公司运作。”

英皇与杨受成的名字,因娱乐圈而被更多人熟知。

上世纪90年代,杨受成察觉到娱乐产业的潜力,接手朋友的飞图娱乐公司并更名为英皇娱乐,进军娱乐圈。英皇娱乐培养出谢霆锋、容祖儿、Twins等一批知名艺人。此后,英皇娱乐不断发展壮大。

进入21世纪,英皇电影成为其娱乐版图上的另一支重要力量。以港产警匪片和动作片为突破口,推出过一系列佳作。2004年发行的《新警察故事》《大佬爱美丽》,2005年的《神话》等影片,不仅口碑票房双赢,也成功为初期的英皇影业打响了招牌。

在内地市场拓展上,杨受成靠着知名艺人开辟了“新大陆”。比如,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葛优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和《私人订制》等高分华语电影,均有杨受成的重金支持。

此外,英皇电影还参与了众多主旋律大制作,如《红海行动》《无名之辈》《长津湖》《悬崖之上》和《流浪地球2》等。

浸润多年,杨受成已经成为香港娱乐圈数一数二的“大佬”。

在2023年的一场英皇电影巡礼活动上,几乎所有在香港排得上号的艺人:成龙、刘德华、梁朝伟、张学友、张家辉、谢霆锋、吴镇宇,以及全港影视公司老板古天乐、曾志伟、乐易玲、黄百鸣、江志强,都来给杨受成捧场,成为了香港影坛的罕见盛事。

英皇在近年也“争气”地创下不少港影佳绩。2024年,英皇作为出品方之一的电影《破地狱》夺得2024年香港本土票房冠军,并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观众观影偏好与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英皇电影也出现“票房失灵”。由于刘德华主演的《金手指》,谢霆锋、张学友主演的《海关战线》等传统警匪动作片票房不佳,2024财年英皇文化产业归母净利润亏损7.15亿港元,同比下降116.75%。

公开财务数据显示,在英皇集团的业务结构中,文化产业的利润贡献占比不高,仅占集团总收入的5%—10%,远低于地产及金融。据统计,英皇国际的地产主要集中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英国三地,其中香港地产占比近80%,且集中于黄金地段,保值率高,增值空间大。

一边是“烧钱”的影视,一边是难以快速变现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现金流,是杨受成的当务之急。

来源|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盐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券商中国等

原标题:欠下166亿巨债!香港娱乐圈“大佬”遇到大麻烦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8759c6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英皇欠下166亿巨债 旗下有谢霆锋容祖儿等众多艺人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44) 热点(2671) 新闻(13413) 国际(5447) 娱乐(4877)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4) 音乐(2082) 民生(3915) 行业(391) 财经(1754)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41) 观点(1042) 房产(1152) 汽车(310)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1)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098) 教育(1414) 高校(1713) 法制(2282)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0) 美女(20662) 欧美(34)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